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成都市委“产业生态圈建设”和“校院地企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全国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促进成都市转型跨越发展。大连理工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学科人才优势和成都石化产业集群优势共同组建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研究院主要从事科研相关研究、申报、评审、转化,转让、咨询、培训,检验检测,人才智库建设等业务。自建成以来,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如下:
2018年11月1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2019年3月25日,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在成都市彭州市注册成立。
2021年7月28日,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在成都市彭州市建成启用。
研究院位于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占地约80亩,建设3栋共计0.83万平方米化工甲类标准化中试厂房,其中两栋室内面积3021.52平方米,一栋1858.77平方米。均为全钢结构,抗震烈度达7度,可承担千吨级化工、新材料中试项目,及各种新型特种材料、催化剂、中间体、新能源、生物工程等开发项目。同时,配备了液体储罐总容积1100立方米,固体仓库750平方米,配套了水、电、蒸汽、天然气、氢气、氮气及污水废气处理等齐全的公用工程及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分析检测中心。
当前,研究院已有包括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彭孝军院士、申长雨院士、程耿东院士,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梁长海教授等专家领衔的多个研发团队入驻,研究院致力于推动高端化学品、功能性新材料、新能源、碳中和、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发、服务园区产业链发展、以氢能为重点的新能源共性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以及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性装置。
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获批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研究中心,四川省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四川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中国计量认证CMA实验室,工信部 “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四川省唯一机器人项目),2021年“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科技服务重点项目,2021年度四川省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引育项目,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国家级),成都市2022年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2022年首批成都市校院企地人才工作协同发展联席机制成员单位,2023年获批四川省电子信息装备电气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中心,与中电十所联合申报)。